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九十六章:永乐元年  (第4/4页)
了进入金陵常科书院学习的机会,若严格按照科举新政的规定,他是无法进入书院的。    胡濙与於彦昭不同。    胡濙已经通过了乡试,如果不来金陵常科书院进学,那麽其人便可以按照旧式的科举之制,正式获得举人功名。    科举革新之後,通过乡试只是获得了入常科书院进学的资格,必须要在常科书院学满五年之後,才能获得举人功名。    换言之,对於胡濙想要入金陵书院再进学五年然後取得举人功名一事,於彦昭认为胡濙这麽做有些白白的浪费了岁月。    “请问同学,入学一事,何人可以为我做主?”    胡濙不愿就这麽放弃,急切的问道。    随着去年六月中旬朝廷发布公文,将约定成俗的标点符号颁行天下之後,金陵书院用了短短数月的时间,便在大明士林之中打响了名头,令整个士林人尽皆知。    此外,当全国各地的生员经过地方推举加入金陵书院後,发现书院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方式区别极大,便对科举革新有了更加直观切实的了解。    随着一传十,十传百的口碑效应,大明士林之中掀起了一GU加入金陵书院进学的热cHa0。    胡濙从常州武进辗转数日,历经辛苦才来到金陵,好不容易见到了金陵书院气势磅礴的大门,再让他打道回府,他是万万不会甘心的。    “能决定你去留的人,乃金陵书院的院长。”    於彦昭将胡濙的名籍与推举信还了回去,同时恭声说道:“也就是当今的太子殿下。”    PS:今天上架,但承诺的必须兑现,这一章是补昨天的。所以上架感言後面,才是正式的VIP章节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